导读2021年5月14日,第一届中国开源教育研讨会(Symposium on Open Source Education in China, SOSEC)在四川民族学院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搭建一个连接多方的渠道与平台,主要围绕如何开展中国开源教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源教育生态,如何利用开源开放思想服务于现有的教育教学、实现“开源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聚焦于开源教育在高校的地位与现状、开源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建设、开放学习资源的建设、开源与新工科新商科教育的融合、开源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以及开源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等多个主题的讨论和交流。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四川大学和四川民族学院承办。


一、背景

开源是一种用于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产品的开发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分布式同行评审机制和流程的透明性,本质上是一种数字生产资料共享的持续创新与生产模式。开源以开放(Openness)、分享(Sharing)、对等(Peering)、协作(Collaboration)、以及全球化运作(Acting Globally)的方式,正在打破传统的组织架构与商业教条,彻底颠覆了工业经济时代的运转逻辑,并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企业的商业行为、组织的治理方式、以及社会的运行规则。开源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文明。

2020年5月底,以联合国秘书长名义发布的《数字合作路线图》呼吁国际社会鼓励和投资于数字公共产品的创造,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鼓励软件、数据、人工智能模型、标准和内容应该作为数字公共产品,最大限度地开源开放,且独立于任何特定供应商,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今天,开源已经全面渗透到整个数字产业之中,是数字经济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商业文明,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开源生态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热点领域之一,涉及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放数据、开放算法、开放标准、开放内容、开放组织、开放政府。开源生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数字基石,在我国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开源新基建的国家战略意义已经毋庸置疑。可以说,开源由互联网发展伊始的个人自发行为,演变成企业的商业行为,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行为。开源已经不仅仅是软件开发的一种途径,更是一种文化。我们需要重视“开源教育”,目的是营造“开源文化”、培养“开源能力”和“开源精神”,进而形成“开源竞争力”。

开源教育既包括开源技术的使用、开源项目的贡献、开源项目社区的创导三个层面的“教人用开源”(Education for Open Source),还包括将软件的开源开放的思想方法融合到现有的教育教学中去,产生更加广泛和具有普适性的价值,所谓“用开源来教人”(Education by Open Source),这将是一项开源创新的社会工程。

来自暨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四川民族学院理、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湖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Intel 中国、freeCodeCamp 中文社区、开源社、青云等高校、企业、基金会、开源社区的五十多位同仁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二、议程

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超同志主持,四川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崔雨风同志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代表四川民族学院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众多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由华东师范大学所倡导的“第一届中国开源教育研讨会”来到康定、来到四川民族学院召开,搭建了一个连接多方的渠道与平台,探讨如何推动当下国内的开源教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源教育生态,探讨如何利用开源开放的思想更好地服务于现有的教育教学,是一件极具创新意义的事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尤其崔书记提到 “姑咱”一词系当地藏语,译成汉语就是“钥匙”的意思,指的是成事的关键所在,是开门和开放,这一点和开源教育所倡导的开源精神特别吻合。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傲英教授做了题为“开源软件的发展和开源教育的愿景”的主题报告。周校长从开源软件的本质介绍到开源的发展,再到开源的科学精神。他指出,开源已经从最初的自发行为,演变成商业行为,正在成为国家战略。软件是知识产品,开源是人类知识生产的新模式,是“万众创新”的源头。周校长提到开源势在必行,不仅是全球数字合作呼吁开源开放,我们中国的发展更是需要开源开放。中国不仅要参与开源,更重要的是要为开源做出贡献,才能让中国企业赢得尊重和钦佩,进而在数字化转型中锻炼核心竞争力。周校长最后还介绍了开源教育的实践以及开源教育愿景,让我们感受了肩负开源教育的使命的艰巨性,意识到了开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开源我们可以抓住开源带来的历史机遇,树立更高的价值观,发展更好的技术、更包容的文化和制度,也能让我们在当前这场开源浪潮中占领制高点。

image.png image.png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育科技平台技术负责人郭皓先生做了题为“共建共治共享,拥抱开源新时代——开源生态建设”的报告。他从开源生态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谈起,提出要从高度,深度,广度等多维度立体化建设可控的开源生态,以开放、平等、协作、共享为理念,构建众研、众用、众创新型软件研发模式,重塑软件产业生态新格局。

image.png image.png

华东师范大学黄波教授与王伟研究员共同发布了《中国开源教育计划COSEI(讨论稿)》。“中国开源教育计划(China Open Source Education Initiative,COSEI)” 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并联合多所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开源社区等组织成立的一个开源教育计划。其根本宗旨在于:立足全球,建设“使用开源、贡献开源、创导开源”的开源教育生态。

1621574096547012901.png1621574104401026249.png

王伟研究员对中国开源教育计划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解读。愿景:开源教育,普惠大众;使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开源教育生态;价值:助力中国真正成为科技强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基本信念:共识、共有、共治、共享。核心文化:开放、协作、分享、共赢。

1621574150753001908.png 

随后,王伟研究员以“开源点亮未来 —— 从象牙塔到开放世界“为题,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在开源教育领域已开展的研究与实践。他指出,由于开源的广泛性与包容性,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工作都可以很好的与开源结合,从而支持更多形式的开放创新活动。

1621574179280033317.png 1621574188590052810.png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应用与服务研究中心云计算研究室杨丽蕴主任给大家带来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木兰开源社区促进产学研用各方协作”的报告。杨主任从开源背景出发,指出开源是创新的源动力,是科技与人文因素相互叠加的复杂产物;它源于学术界天然的分享精神,深受软件技术和商业模式发展的影响。杨主任梳理了中国开源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才短缺、开源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她还介绍了木兰开源社区在拉近高校与企业间距离、促进产学研用生态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要工作。

image.png  image.png

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长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院长金耀辉做了题为“白玉兰开源可复现人工智能的思考和尝试”的报告。金教授谈及,人工智能的可复现(reproducible)一直是困扰科研和产业的主要问题,仅仅依靠代码开源不能有效解决。他以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所开展的工作为例,指出应与国内外知名开源区互联互通、汇聚国内外开发者智慧,以开源社区平台为牵引,以提升先进算法和模型的可复现性为目标,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开源软件的国际规则互认,在重点领域形成“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合规”一体化的人工智能社区。

1621574232618061468.png 1621574238792037144.png

Intel 系统软件开发部云基础设施软件研发总监王庆博士带来了题为“软件开源开放之路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市场成熟”的报告,他指出,开源软件正在改变工业界软件开发和创新,衍生出一种新的变革模式。Intel一直是开源软件技术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从最早 Linux 操作系统到 Web 运行时,从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到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地推动和领导了各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开源项目贡献了高质量的代码,培养了大批顶尖的开源技术实践者。围绕开源教育主题,他希望工业界包括 Intel与教育学术界能进行碰撞,对于产学研一条龙项目合作/孵化、未来开源技术人才培养等问题多加思考,进而促进开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621574301798057381.png 1621574309100034795.png

freeCodeCamp 中文社区大使刘于瑜(Miya)和成都社区负责人石垚(水歌)带来了题为“开源项目freeCodeCamp 如何帮助全世界人们免费学习编程”的报告,他们以成都社区经验为例,介绍了社区应为青年人形成自我教育的氛围,帮助青年一代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进而找到真正的自我。两位年轻讲者的报告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教育公益、开源社区营造、助力青年成长等方面的思考和启发。

image.png image.png

来自青云的软件工程师赵晓杰(Rick)做了题为“假如开源走进高校,成为一门必修课”的报告。他从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了开源带给他个人的改变。他从一个处在软件研发、开源布道一线的技术人的独特视角,对开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阐释:开源教育在青年一代人中具有引航作用。

image.png  image.png


三、共识和总结

最后,东北大学的于戈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也形成了以下共识与成果:

1621588654024069427.jpg

1) 发布 《中国开源教育计划(COSEI)》讨论稿,深刻领悟了开源教育的意义:助力我国开源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开源生态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向高水平发展,提升软件产业乃至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 达成开源行动倡议。开源与教育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开源教育实质是融合开源与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承开源的精神(Open Source),充分利用开放的技术(Open Technology),鼓励学生基于开放创新的架构(Open Architecture),解决现实真正的开放问题(Open Problem),进而培养学生开明的思想(Open Minded)。行动倡议包括:大力推进开源知识与开源技能的教育,弘扬开源精神;充分利用开源技术、方法与模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融入开源精神,促进未来数字公民的全面发展。

3) 确认开源行动核心骨干成员,推行开源行动倡议的同时并制定可执行可持续的路线图。

4) 树立恰逢其时,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开源自信。

5) 广泛交流,开放协作,积极开展第二届“中国开源教育研讨会(SOSEC)“的筹备工作,持续推动中国开源教育的落地与创新。

1621574495102031738.png



排版 | 陈悦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数据学院